
自贡一中新貌。

不断成长的一中青年教师。

自贡一中排球队在省运会排球比赛精彩瞬间。

师生和谐相处。

学习氛围浓厚。

“中国城市旅游小姐”冠军:自贡一中学生朱珠。
“意气风发、时光如梭、看我青年学子圆六月梦;风华正茂、云帆直挂、令那美丽人生明朝铸成。”这是悬挂在自贡一中高三11班的一句高考冲刺口号。
今年高考成绩揭晓后,自贡一中学子们的成绩,成了这句充满着期翼口号的真实写照:“六月圆梦”、“云帆直挂”、美丽人生即将开始……
在校长熊勇看来,自贡一中取得这样的成绩,是多年来对于教学方式积极探索,精细化管理的结果,这和所有老师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分不开。
理念
精细化管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
什么是好学生?什么是人才?这是两个非常老套的话题,但也是所有的家长和孩子亘古不变的话题。
尽管社会的发展已让人们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有了新的思考。但至今在不少家长的眼中,成绩好,会听话、不调皮……仍是他们衡量好学生和人才的唯一标准。
那么,相较之于其他学校,入学生源质量并不占优,但三年后培育出不少尖子生、优秀艺体生的自贡一中老师对此怎么看?“人人有才,人无全才,悉心培养,人人成才!”在谈到这个问题时,自贡一中校长熊勇代表老师们说出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!“我们的生源更像是手掌的五指,没有说哪根指头更重要!”手就好比一个社会,五根指头有长有短,就好比人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。由于每个人的天赋、生长的环境、接受教育的质量不同,他今后的发展也就不同。正因为如此,自贡一中的理念是,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,不是培养少数人,而是让更多的学生学有所成,学有所获,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很大提高,成为有才之人。“所以,我们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要真正实现因人施教,真正做到因材施教,对每一个学生都倾注100%的爱心,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100%的信心,对每一个学生都用100%的努力去培养,对每一个学生都用100%的热情去塑造!”
一中校训“培德修身,博学增能”背后,培养的其实不仅是学生的成绩,而更多的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,除成绩外得到更多的是品德和人格的塑造,对于人生选择的“不抛弃、不放弃”精神。
高11班(平行班)班主任王海燕,在高考公布分数的当天,接了无数个电话,让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“让我感动的不是学生取得的好成绩,而是他们对于人生的乐观豁达和感恩。”
一位学生家长打来电话说,“谢谢您,老师,虽然我儿子这次高考并没有发挥好,但是一中和您,让他对于学习和人生没有放弃。”
一位分数差几分上本科的学生,在打电话时语气充满着乐观。“王老师,没上本科我有点小遗憾,但是我选一个好的专业,一样能够成才!”
因材施教,鼓励学生对于人生和梦想的追求!也一直是自贡一中践行的教学理念。高三13班学生陈忠喜欢弹吉他,心里一直有一个音乐梦想。曾经因为父母的不理解,让他一度心情低落。在得知这一情况后,班主任孙凌云主动和他交心。“作为老师,作为朋友,我一直在鼓励他,坚持梦想,树立对于生活和学习的信心。”孙老师说。
最终陈忠的父母也认同了儿子对于梦想的坚持,今年高考,陈忠艺体考试如愿过线,即将走进属于自己的音乐殿堂进行学习。“我们的教师队伍是一支打得起硬仗、打得起苦仗的队伍,根据每一个层次的学生,制定精细化的教案,提出质量关意识,无论从学习能力还是专业技能,都有一整套的教学预案,注重每一个细节,我们每一个教案都厚达十几页,细节决定成败!”自贡一中校长熊勇介绍说。
教学
举全校老师之力 打造最合适的教学方案
“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!”对于教学,高三5班班主任游贵成老师这样总结道。
作为政治老师,游贵成已经记不得三年时间里,和学校各政治老师之间,关于课案开了多少次讨论会。“我们的教案应该说是集结了所有老师的智慧和心血。”游贵成老师说。
以政治学科为例,自贡一中的政治教研组通过开会讨论,将所有知识点分成5个模块,每个政治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主攻一个模块的重点和难点知识,再经过数次的讨论修改,最终集采众家之长,形成一份优中选优,最适合学生的“公共课案”。“参与的老师,不仅是高三任课老师,所有年级的任课老师都要参与,各班老师再根据自身班级课案进行微调。”
这样费尽心血的“公共课案”不仅是在政治教学上,在自贡一中的各科教学中都已经形成一种习惯,在每届高三的教学中,都是集全校师资之力,针对高考全力以赴,并且一届一届的进行传承。“说实话,这样模式对于老师特别累,工作量是普通课案的三倍以上,无论是否高三任课?所有老师都要求参与高三的课案建设;但是这样很值得,学生能够吸收各个老师之间的教学特长,对于学科知识掌握特别快。”游贵成老师说。
而班级的管理上,同样也不是班主任“一个人在战斗”。在自贡一中,除班主任外,各科任课老师也承担了“知心姐姐”、“知心大哥”的工作,每个班都有一名课任老师,负责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,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。在课余时间,走廊上、教室内、办公室,常看见学生和老师之间像朋友一样在交流谈心……
为不让一个学生出现“偏科”影响高考整体发挥,高三任教的各科老师放弃休息、利用课余时间推出了“补短板”计划,对偏科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。
经过自贡一中和自贡缨美模特学校联合培养,今年四川省艺术联考模特专业第一名朱珠,文化成绩一直是其“短板”,一到四诊成绩都不到200分。为了能让其圆艺术梦,在离高考最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,在课余时间,朱珠常被各科老师约到办公室单独上课。
今年高考,朱珠考出了367分的好成绩,并被北京服装学院提前预录。“那个时候背文科知识点,背得都想哭,但是很感谢老师们不计时间、不计精力的辅导。”朱珠充满感恩地说。
高三13班同学江科,去年因为高考失利,为了圆自己的美术梦选择了复读,刚开学这名曾经的理科生对于文科知识一头雾水。针对江科的特殊情况,各任课老师对他倍加关注,利用课余时间不厌其烦的给他从高一到高三的文科知识重新讲起……今年高考,江科考出414分,即将被心仪的高校录取。
特色
“小班化”年级火车头各班级形成“比学赶帮超”
今年取得640分高分、自贡一中理科第一、全市排名14名的何勇同学,三年前在选择自贡一中时,也正是冲着“小班化”这一教学理念。
中考时,何勇同学毅然选择了一中。“当时决定读一中,家里还有些不理解,但是我觉得小班对于我的提高会更快,会更加适合我的成长。”而高考成绩,也证明了何勇当初是一个正确的选择。
针对高中教育普遍存在的大班额,老师学生都疲于应付,教学千人一面的现状。自贡一中根据学生来源参差不齐的特点,提出了“少一半学生,多一倍关怀”的教学理念。从2007年开始,招收了首届两个小班,开始实施小班化教学。将每班学生人数控制在35人以内,希望通过班额的下调,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多地得到老师的关注、指导和帮助,更多地获得提问、体验和交流的机会。
几年来,不论是高考结果,还是平时的学习过程评价,小班化教学和教育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。
今年高考,自贡一中小班重本完成率71.4%;理科二本上线率91.7%;三本上线率100%;文科二本上线率100%。
过去几届中,有上百名学生通过小班化教学,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,考入南京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同济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四川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、重庆大学等著名高校。
取得全校文科第一,高考成绩610分的吴雪玲同学说,在小班学习中,最大感触是老师尊重学生,课堂上学习氛围浓厚。“我们班高三时,在英语复习时,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尝试了很多种学习方案,由我们全班进行讨论决定,由我们学生自己来选择。”
在自贡一中校长熊勇看来,“小班化”的教育理念,并非是只盯住小班的那几十个尖子生,而是通过“小班”作为年级的火车头,激励全年级各班形成了“比学赶帮超”的良性竞争风气,从而提升了全年级的整体素质。
几年来,作为“火车头”的小班也带动着整个年级“列车”全速前进……今年高考平行班高三13班本科上线7人(含艺体)、高三11班二本上线5人(含艺体);在平行班就读的王晓曼同学取得604分的好成绩。
冠军
不仅是在考场上多渠道打造成才之路
“自贡一中的学生,并不只是在高考考场上能称雄。在体育和艺术特长方面,我们的表现同样出色!”这是自贡一中校长熊勇最爱说的一句话。“我们的办学理念是,展示学生独特的个性,多渠道打造学生的成才之路。”
正是基于的理念,20年来自贡一中一直坚持体育和艺术的办学特色。学校于1993年起就在全市率先创办艺术特长班,先后为国家和各类高校培养输送了大批艺术人才。自贡一中的学子们在考场外,为学校捧回一个个大奖……
2011年12月6日,中国城市旅游小姐年度冠军总决赛在北京落幕,自贡一中高二学生朱珠同学从来自全国23个城市的旅游小姐中脱颖而出,加冕“2011城市旅游小姐中国年度冠军总决赛”桂冠。
2011年9月,4名自贡高中女生在泸州举行的“2011新丝路中国西部模特大赛川南赛区”总决赛中,傲视群芳,分列超模第一、二名和潮模第二、三名。其中包括超模冠军朱珠在内的三个女孩都来自自贡的同一所学校——自贡一中。
2010年8月,四川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在自贡举行。自贡一中男子排球队以全胜战绩分获甲、乙组冠军。2011年3月,这支球队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青少年男子排球锦标赛,获得亚军。
今年自贡一中一共有200余名艺体生参加专业测试,参加全国各类高校艺术招生考试,专业合格率均在90%以上。
而骁勇善战的自贡一中男子排球队,目前已有6名同学进入省队,18名同学获国家一级运动员资格,30余名学生被高校作为高水平运动员提前录取。2012年9名排球队员中,就有7人被武汉大学(新闻专业)、西南科技大学、西南政法大学、武汉体育学院、成都体育学院正式录取。学校也先后两次被评为“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”。
在高考公布分数的当天,高三(3)班的所有同学给班主任刘水生老师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——一本小小的册子上写满了每一名同学这3年来,对于刘水生老师的感激和祝福。“三年了,和水哥相处三年了,走了还真舍不得。不知道走了以后还会不会有人在我面前讲“小伙子,好好干!”谢谢你,三年来对我的器重。”——学生辜凌云。“很赞的水哥,你不同于我们以前小学、初中的班主任,你从不骂我们,你永远说的都是,我们是好孩子……”“你一直鼓励我们,给予我们充分发展的空间,让我们得到发展,让我们得到充分发展,展现自己的个性。”——学生林漫钰。
这样的充满着感激和不舍的话,在那本小册子上还有很多,……,老师们三年的辛苦被学生们看在眼里,在高考前几天,同学们就在默默地为老师准备这份礼物。
这段时间,每每翻阅起这些孩子们的留言,有着40年教龄的刘水生老师感动不已。而高三(3)班仅仅是一个缩影,代表的是每一个自贡一中学子对于学校、对于老师的感激和怀念。
俗话说,爱都是相互的;如果没有对于学生满满的爱,如何能收获能收获学生沉甸甸的感激?
在自贡一中采访日子,通过与各个班级、各种年龄的学生的交谈,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心中的两个疑问得到了解答:“为什么选择自贡一中?”“又是什么让这些孩子在三年的学习后,对于学校和老师有着那么多不舍和感激?”
尽管学习很辛苦,压力很大,但一中的学子们,没有一个是外人想像中的“书呆子型”学生,除了书本上的学习之外,他们每一个人,几乎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,每一个人,都充满着对学校、对老师、对同学、对社会的爱心。
这所百年名校的校训“培德修身,博学增能”也许是一个最好的诠释,“自贡一中的目标是,培养具有做人基本道德素养,又有一专多能的均衡发展人才。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外,更要通过各种课外活动、爱心活动、公益活动,让学生们学会更多的本事,懂得做人的道理。”自贡一中校长熊勇如是说。
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曹实秋(图由受访者提供)
一中佳绩
自贡一中高2013届高考重本完成率76.7%,本科上线366人,超出市教育局下达的目标任务56人,完成率达120%。而且,2013年自贡一中上线学生质量高,本科上线366人中,二本以上258人,占上线人数的70.5%。
其中理科何勇同学以640的总分列全市第14名,文科吴雪玲(610分)、刘艺(606分)、邵丹银(601分)分列全市第10、14、20名,文理科合计进入全市前20名有4人。高2013届近200人参加艺术、体育招生考试,有180余人专业达到本科线,其中多人次获得各高等艺术院校专业测试一、二名。朱珠、曾馨等已稳获重点大学录取资格。